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
一、学校简介
重庆交通大学创办于1951年,是一所专业覆盖工、管、理、经、文等学科门类,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1960年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1985年成为国家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3个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工程硕士学位培养领域、10个高师硕士专业学位、46个普通本科专业、28个高职(专科)专业,并具有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已建成国家素质教育基地2个、重庆市普通高校基础课教学合格实验室6个和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立项建设工程研究中心、2个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2个重庆市工程技术中心、2个重庆市行业发展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为23000多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教授、副教授500余人,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等省部级及以上专家教授140余人;中国工程院郑皆连院士、韩其为院士、梁应辰院士等14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定期到校授课(讲学)。
学校教学质量良好,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已连续12年超过90%。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办学58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孟凡超,首届中国“十大桥梁人物”何志军、孟凡超、谢邦珠、刘先鹏、孙云等在内的5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战线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
学校科学研究能力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在拱桥修建技术、内河通航及港口航道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500项;2008年科研经费达1.2亿多元。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教学成果奖及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100余项。学校公开发行3种学术刊物。其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任主编、学校主办的《应用数学和力学》是SCI和EI的收录源刊,以中、英文版向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近五年,学校面向世界各国招收留学生,与美、俄、加、德、英、法、日、澳等200余所国内外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教育、科研、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互派访问人员500余人次。
为进一步加强重庆交通大学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根据《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渝人发﹝2006)44号)的有关规定,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重庆交通大学教学、科研及管理人员等。
二、招聘原则
面向国内外公开择优招聘。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采取考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招聘计划
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教师等80人,详见《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一览表》(以下简称《一览表》,见附件1)。
四、招聘范围和对象
招聘人员面向国内外,凡符合招聘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报名应聘。党纪处分限制期内、尚未解除政纪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以及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司法机关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受过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人员,及其他不予受理报考的情形,不属于招聘范围。
五、招聘条件
1.政治思想素质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品行及职业道德和教书育人的精神,服从安排并适应应聘岗位要求;
2.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符合聘用体检标准;
3.具备《一览表》列出的招聘条件;
4.在大学、研究生期间学习成绩优良,工作期间表现好,没有受过处分;
5.符合事业单位人员回避要求和审批机关确认的其他条件。
六、报名及资格审查
1. 报名及资格审查工作由重庆交通大学组织。凡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应聘人员,选定一个岗位并下载《重庆交通大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见附件2),如实填写后,通过电子邮件、函件或传真等多种途径,向学校提出报名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面试时请提供相关材料原件):
① 本人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简况、配偶(或子女)情况、学习及工作简历、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复印件、学习成绩证明,以及来校工作有无其他要求等。
② 主要学术成就或专业工作经历:包括近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已结题或在研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奖情况,或在国内外知名公司、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有关证明材料等。
2. 学校对应聘人员进行学历学位认证、业绩认定与考核(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评议),对经资格审查合格的人员,学校将组织考试、考核。
4.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0年9月30日(根据报名情况适时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考试等)。
5.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中国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重庆交通大学人事处,邮政编码:400074
联系人及电话:甘 超 +86-23-62652744(办)
宋小清 +86-23-62652324(办)
曹晋平 +86-23-62652743(办)
王定军 +86-23-62652439(办)
应聘人员也可按《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一览表》中所列的联系方式,直接与相关单位联系。
七、考试
考试由重庆交通大学组织实施,是对资格审查合格的应聘人员进行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试讲、笔试和面试,总分100分;试讲、笔试和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教师与实验技术岗位的应聘人员,需要参加试讲(部分岗位需要进行笔试)和面试;其他应聘人员,需要参加笔试和面试。
1. 试讲
试讲内容为应聘岗位指定专业教材课程;试讲时间30分钟左右。原则上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应聘人员试讲考核至少按应聘岗位数与试讲人数1∶3的差额比例安排。
2. 笔试
笔试内容主要测试应聘人员必需的综合知识和与岗位相适应的专业基本知识、业务能力。
3. 面试
面试以结构化方式进行。面试内容主要为自我介绍、考评委提问考生回答;主要考察应聘者报考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工作态度等。
八、体检
体检由重庆交通大学组织实施。体检人选根据拟招聘岗位人数及上述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依次等额确定(若无优秀者,则不确定体检人选);若最后一名体检人选成绩并列时,则重新进行考试,再择优确定体检人选。体检标准参照国家人事部颁布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和《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国人厅发〔2007〕25号)并结合本行业需求执行。因体检不合格或经确认自动放弃资格的,其缺额根据应聘该岗位人员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依次递补(若无优秀者,则不递补)。体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